2021年2月17日 星期三

頸椎問題可大可小,顧得好下半身/生沒煩惱

由於久坐或因為工作關係必須維持相同姿勢,久而久之無形中對頸椎造成傷害,讓肩頸痠痛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想想看,你是否在轉頭時有種被電到的感覺,或是脖子轉到某個角度會卡住呢?或是曾經有不明原因的頭痛、胸悶、呼吸喘不過氣、心臟不舒服等情況,這些都有可能是因為頸椎問題造成的。讓聯新國際診所的楊琢琪醫師,告訴你如何預防頸椎傷害,以及受傷後該如何採取行動。


長期維持相同姿勢,就算是好姿勢也會造成傷害

楊醫師表示,從他過往的看診經驗,上班族頸椎發生問題的成因,大多是同樣的姿勢維持很久,或反復地做同樣的動作,像是打字或是盯著螢幕看,因此頸部在相對缺乏活動的情況下,容易造成椎間盤或周圍結締組織的健康受損。不過頸椎相關問題並不只好發於上班族,工廠的組裝線作業員、持續承受振動或需要出很多力氣的工作,像是鑽地工人,頸椎也容易產生問題;此外,若是姿勢不正確,像是前胸向內緊收,也容易對頸椎產生較大的負擔。 除了長期固定姿勢會造成頸椎問題以外,若是曾受到明顯的撞擊或外力,也會有類似症狀,像是頸部受到突然或不正常角度的凹折、頭部或軀幹上半部遭受撞擊,造成頸部有剪力發生,也可能會產生頸部疼痛,有些人在事發時可能因為年紀輕、身體素質較好,當下或許不見得有明顯疼痛,但隨著年紀增長及身體素質退化,問題就會漸漸地浮現出來。 頸椎問題比較直接的症狀是在轉頭時有種被電到的感覺,或是到某個角度會卡住,有些人低頭或仰頭的時候會覺得痛,甚至有人會覺得脖子撐不住、好像快掉下來。除此之外,楊醫師也提到其他可能衍生的症狀,像是頸源性頭痛,或是伴隨自律神經的症狀,像是胸悶、呼吸喘不過氣、心臟不舒服等,都有可能是因為頸椎問題間接造成的。




預防勝於治療,定期保持多面向的活動,讓脊椎每一節動起來
根據楊醫師的經驗,來就診的患者通常都不會主動想到是因為工作姿勢所造成,大部分的人只是單純覺得肩頸不舒服,所以一開始常選擇整復、按摩、儀器復健等能減緩痠痛的療法,貼痠痛貼布也是常見的初步措施,但這些大都只能暫時性舒緩,若是沒有從根本處理的話,還是有很高的復發機率。所以認真回想一下,你有沒有覺得自己一直在按摩和復健,但好像都沒有根治呢? 楊醫師建議,若單純只是反覆發生的肩頸酸痛,就診可以選擇的科別較彈性,疼痛科、復健科、骨科、神經外科皆可以求助,但若是併發手腳力氣變弱,甚至出現影響大小便的情形,就必須即時就醫,甚至可能需要神經外科介入協助。就診時醫師會先詢問是否有手術史或受傷史,然後會進一步詢問疼痛發生的狀態,哪些時候疼痛感覺比較嚴重、哪些時候感覺比較舒緩,最後再加入身體檢查及神經學檢查、痛點測試、頸部動作角度評估(主動和被動)等做為綜合評估的依據。 談到這裡,楊醫師補充說明,頸部疼痛大部分的檢查容易忽略「不穩定」這個因素。大部分X光檢查,只照固定的前後和側面擺位,並沒再多照前彎或後仰的動作角度,以他個人的經驗,有些長期頸部痠痛的案例,若是有加照前彎、後仰或側彎等X光,便會發現脊椎間有些不穩定的滑動,而這類患者通常會有脖子緊繃、僵硬或是撐不住的感覺,建議可以針對頸部深層的韌帶周圍進行增生療法,往往會有顯著的進步,搭配運動訓練更會事半功倍!但若是沒注意到這塊,可能就會錯過這個治療的關鍵。每個醫師都有習慣的診斷及評估方式,不同科別也有不同的切入點,不管後續採取何種療法,都是希望能幫助病人有效根治。 至於平日該如何預防肩頸痠痛呢?楊醫師分享,若是成因是由外力引起的,基本上無法預防,因為你無法預測何時會受到外力衝擊;若是因為姿勢造成的退化問題,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像是要常常保持多面向的活動,讓脊椎每一節動起來,避免身體維持不動,或是同一姿勢維持太久。 除了上述看診科別以外,楊醫師也推薦若是有肩頸不適的情形,也可以到聯新運醫尋求運醫老師的協助,藉由運醫老師的專業評估,作後續的運動訓練,此外,若是想知道更詳細的預防及治療方式,聯新運醫都會定期舉辦講座,預防肩頸痠痛算是熱門主題之一,歡迎有興趣的人可以注意相關訊息,讓我們一起跟肩頸痠痛這個文明病說掰掰。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術前存肌金,術後不怕沒本花

是否需要開刀一直都是許多醫生和患者討論的點,不過最終的決定權都在患者身上,大部分的人可能會擔心開刀會造成其他後遺症,或是開刀後要花時間恢復,害怕恢復狀況不如預期等原因而陷入天人交戰,今天由王凱平醫師來為大家提供一些遇到是否要開刀時的評估依據,以及術前、術後的相關建議,讓您不再迷惘。 


我該怎樣決定是否需要開刀?
王醫師說明,醫師會先判斷患者是否出現開刀的適應症,有些適應症會建議需要立即開刀,有些則可以視狀況決定。患者也可以參考醫師說明的後遺症發生機率、嚴重性、以及發生時間點去思考要不要動刀。
王醫師舉例,像是前十字韌帶或退化性關節炎,後遺症產生的時間點可能都要好幾年後,若是選擇不開刀,有機會藉由保守治療去改善症狀,延緩後遺症發生。就不見得一定要會開刀。又如腰部椎間盤突出,如果出現下肢癱軟無力、失禁等情形,就會強烈建議一定要開刀。
 

術前不動事倍功半,存起來花事半功倍
王醫師以自己擅長的肌肉骨骼領域做說明,當患者一但決定要動刀之後,建議可以安排時間,藉由專人指導,在受保護的情況下,做些適度的運動訓練,讓身體在術前維持好的肌肉品質,聯新運醫在這部分會由運醫老師進行一系列的評估及檢測,推估術後可能會需要的復原時間及程度,再依照術前患者當下的身體及運動狀況,設計術前的訓練內容,常見的訓練內容為患部周圍的肌肉訓練、神經肌肉控制訓練、深層肌群穩定度訓練等。

王醫師表示,術前先從事訓練是近年一直提倡的觀念,若選擇在術後才重新鍛鍊,可能會事倍功半。因為術後可能會有一段時間臥床無法正常活動,或是有些人覺得術後要乖乖不亂動,這些狀況會導致肌肉量減少及肌肉關節功能下降,甚至可能連帶影響患部附近的部位,讓整體的活動度受限。一但活動度受限,復健在做動作時角度就會不完全,進而導致肌肉的收縮也不完全,整體的動作效益就會降低,除了需要花較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患者期待的狀態外,甚至有可能造成其他的傷害;若是術前先有基本的訓練量支持,有助於術後的評估及訓練安排,對於恢復是事半功倍,王醫師打趣的說:「就是先存好錢來花啦!」


我們期望可以更好,但我們先把目標擺在跟以前一樣好
「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談到術後恢復,王醫師有自信的說出這句話。手術後大部分的患者都想盡快回歸正常生活,王醫師建議,患者可以仔細評估術後想要達成的目標以及願意付出的時間,確定之後當然就是為了達到這個期望而努力付出,這也是聯新運醫的優勢—客製化,可以依照客人的需求及目標,設計不同的課程,有效幫助患者達到目標,並且縮短恢復期,最多甚至可以縮短整個恢復期的三分之一。王醫師進一步說明,大多數的情況下,術後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 0~1個月:重點在盡可能緩解術後疼痛及發炎的情形,並且維持正常角度
  • 1~3個月:重點放在建立基本的關節活動度,並可以開始從事無負重的行為
  • 3~6個月:希望開始達到能日常活動的強度,慢慢開始從事衝擊少、量少的運動
  • 6個月後:回場準備,開始加入肌力訓練,若是希望達到的強度要更高,當然花的時間也會更長
過去在各個恢復階段轉換時,可能只是使用基本的檢測或是問卷評估,但聯新運醫有規劃完善的運動檢測,能幫助患者在轉換階段的過程中確保安全性及避免二次傷害發生的機率,無形中也會增加患者的信心,有些方案更有提供回場測試,確保患者當下的能力及身體素質是可以回到運動場的,對於運動員或是運動愛好者也是種保障。

最後王醫師提醒,術後恢復沒有捷徑,每個人的年齡、身理、心理、努力程度等都會影響到,但遵守幾個原則,基本上都能在時間內恢復,第一步就是不要不敢動,實際做了才知道有沒有幫助,但也不是盲目的動,必須充分配合專業人員的指示,並且在結束後勇於溝通並表達想法,才能讓整個訓練計畫可以朝對的方向修正及前進,我們期望可以更好,但先把目標擺在跟以前一樣好,相信自己,也相信專業,放心把自己交給我們吧!
 

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受傷後該找誰?劉又銓醫師分析給你聽

受傷後該掛哪一科?

骨頭的問題才需要掛骨科吧?

復健科是手術後才需要的吧?

運動醫學科?我沒在運動不能掛這科吧

啊~還是去給親友推薦的師傅處理一下比較快啦!

你是不是受傷時曾經有過以上的問題呢,讓劉又銓醫師來幫你解惑吧!



不是只有運動員才會有運動傷害

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動其實都是運動!所以NIKE創辦人Bill Bowerman說得好:「只要你有身體、你就是運動員。」
 
雖然運動傷害顧名思義是「運動時所造成的傷害」,除了受到巨大的創傷造成的傷害以外,常見的發生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重複相同的動作,長期累積下來的微小損傷,導致該部位提早開始退化。一般民眾在工作或做家事時,也有可能因為類似的反復性動作,產生相同的傷害,差別只在於兩者受到的外力大小及造成傷害的嚴重程度會有所不同。簡單舉個例子,若是長期需要彎腰搬重物,此動作與舉重選手的動作類似,雖然重量有差別,但長期下來有可能產生相同的傷害。
 
當遇到傷害發生時,可以先由下列幾點做簡單評估,若符合其中一項則建議需要立即就醫:
• 紅/腫/熱/痛等急性發炎症狀
• 運動中有暈眩感
• 痛到沒有力氣
• 輕輕觸碰也引起嚴重疼痛
• 受傷部位外觀變形
• 關節無法活動或有奇怪聲響
• 受傷的地感或不敏感
• 受傷的地方有明顯腫脹
• 同個部位反覆受傷
• 受傷的地或溫度異常



傷害發生後該去哪尋求協助?

談到一般民眾在受傷後習慣第一時間求助於民俗調理,劉醫師分析,民俗調理比較適合處理身體疲勞或緊繃,當牽涉到疾病或傷害的情況時,尋求專業醫師做明確診斷才是正確的選擇,避免錯過治療的關鍵時期。劉醫師建議,若是患部還處在傷害急性期,想要搭配民俗調理的話,可以選擇非侵入式或手法較輕柔的方式,避免造成患部二度傷害;而一般情況下,若是檢查後可以排除構造性問題或不是急性期,患者要選擇適合或習慣的民俗調理是可以的,有時候適當的中西搭配,對於恢復是有益無害的。
 
至於就醫時該選擇掛哪一科,劉醫師表示,骨科及復健科醫師的專長都是在治療骨骼肌肉軟組織疼痛的醫師,因此一般民眾在傷害發生時,這兩科都很適合就診,主要的差別在於,骨科醫師具有手術能力,所以如果覺得是骨折或構造不穩定像是韌帶斷裂狀況時,可以尋求骨科協助;而復健科醫師對於軟組織結構有更深入的專業知識,並且多半具有超音波檢查的能力,若是肌腱、肌肉、韌帶等傷害,復健科醫師可以立即藉由超音波診斷,必要時也可以直接進行注射治療。
 
劉醫師說:因為兩科醫師的專業技術不同,所以慣於採取的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以如果一個傷勢開刀或不開刀都可以,骨科醫師因為具有開刀專業技能的關係,可能會比較傾向進行侵入性手術;復健科醫師則是會傾向建議傷患用保守治療的方式,藉由各種訓練及復健達到與手術同等的效果。兩者看似在天平的兩端,但其實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關係。反過來說,骨科醫師若是評估不需要開刀,或是復健科醫師建議開刀,就更應該重視這樣的意見。
 
劉醫師補充,雖然一般民眾兩科醫師都可以尋求協助的,但若是運動選手或運動愛好者,建議還是要找運動醫學科的醫師會比較好,因為骨科及復健科醫師可能對於運動員或不同運動項目不了解,導致在判斷或治療上會打些折扣,運動醫學科的醫師除了專業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夠從患者的訓練、賽事及日常生活做全盤的思考,進而規劃整體療程及方向,讓患者能以當下最好的狀態重回場上。另外,近年來強調「運動是良藥」,運動對於各種急慢性疾病預防、疾病控制、健康促進、改善生活品質都很有幫助。只要大家願意透過運動來解決健康上的所有問題,都可以透過「運動醫學」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一站式照護」及「一條龍服務」 聯新讓您放心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的特色在於整合型的「一站式照護」及「一條龍服務」,我們將不同科別的醫師及治療方式彙整在一起,讓有需求的民眾,只需停留「一站」即可獲得相關資訊,免除到處奔波的困擾,這也讓不同科別間的搭配更加緊密。一條龍服務則是一路由診斷、治療、檢測、訓練至修復甚至營養皆有提供,無論您是在哪個階段來到聯新,我們都可以提供您最完整的服務,讓您不再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我們目前以運動醫學科、復健科以及疼痛科門診為主,主要的看診項目為一般傷害、運動傷害、術後復健及關節退化,我們的團隊優勢在於醫師們都有照顧職業隊及國家隊等級選手的經驗,因此對於不同運動族群的需求有較深入的了解,但我們的服務對象不限於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一般民眾更是我們希望能幫助的對象,甚至是慢性病患者也可以透過運動達到不錯的控制效果。無論是希望能夠透過運動改善身體問題或是想要促進身體健康的民眾,或是想避免肌少症、骨質疏鬆、活動力變差等問題的年長者,還是想要增進運動表現卻又不知從合下手的運動愛好者,都歡迎來聯新運動醫學中心,放心交給我們吧!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從粉碎性骨折中站起來,一年內重返山林懷抱,茱莉老師:「南湖大山,我沒有失約。」

在國中擔任童軍老師的茱莉,十分熱愛山林,參加過高山嚮導訓練,也在登山協會擔任志工帶隊登山,因為本身工作與戶外活動相關,平時也會帶著師生們一起上山,在熱愛的興趣與職業能相互結合的狀況下,她享受這樣的生活步調,但卻在一次上班途中發生意外,茱莉被對向機車直接撞擊右腳,造成右腳腳踝粉碎性骨折⋯⋯

茱莉老師熱愛戶外活動,本身也是童軍老師

突如其來的意外,讓未來充滿未知

2019 年 12 月,因為車禍造成嚴重傷勢的茱莉,在開刀結束後,心情十分消極,原本熱愛運動的她,只能在床上看著自己的雙腳因為無法運動而萎縮,對於何時能回復正常生活毫無頭緒,加上身邊有些朋友在開刀後有「長短腳」的狀況,種種未知的狀況,讓她除了身體上的疼痛外,心中更是充滿焦慮,「當時,真的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也不奢求還能爬山、跑步什麼的,只希望可以正常走路就好。」

後來,因為姊姊知道茱莉離不開運動,透過朋友打聽了運動醫學,而知道了聯新國際醫院桃新分院,便開始進行治療與復健。

受傷後的茱莉只能望「山」興嘆

初診驚喜,六隻腳變成兩隻腳

拄著助行器的茱莉,帶著忐忑的心來到了聯新國際醫院桃新分院,在與林頌凱醫師的初診中,透過X光片與理學評估,林醫師告訴她可以試著把助行器拿掉,心裡想著怎麼可能的茱莉,在林醫師的引導下,扶著林醫師的手,在沒有助行器的情況下,慢慢站起來,「那次看診時,因為我才開刀完沒多久,真的沒有想過可以拿掉助行器,林醫師就說反正他就在旁邊,如果真的有什麼狀況也不用擔心,後來他請我走個兩三步,我才發現原來我可以試著慢慢開始走了,當我從診間走出來時,陪同的家人非常驚訝,因為我進去時是六隻腳,出來時竟然變成兩隻腳。」

在林頌凱醫師專業的判斷與清楚的說明下,茱莉開始對於恢復有了比較明確的想像,林醫師也針對受傷情形如實告知,說明如果透過運動訓練復健,慢慢恢復的話,能夠恢復到受傷前的樣子,但因為有傷到神經,所以右腳可能會有比較卡頓的情形,清楚了解自己的狀況後,讓茱莉對於自己有了信心,相信只需要時間,能夠慢慢的往好的方向前進。

透過完善的訓練規劃,逐漸有了成績
透過完善的訓練規劃,逐漸有了成績

心急躁進,恢復不完全的再次受傷

透過林醫師的訓練規劃以及居家鍛鍊,稍有成績的茱莉因為身旁的人都持續在登山,自己卻已經半年多都沒有上山了,在覺得右腳已經可以正常走路的狀況下,便又再次踏入山林,但是未完全恢復的茱莉,下坡時覺得自己已經可以開始跑步,卻因為速度太快,右腳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讓左腳承受太多力道,因而大幅度翻船,造成左腳韌帶撕裂傷。

「當下非常懊悔,覺得自己沒有照顧好自己,而且會覺得很對不起林醫師,會有一種這個恢復歷程是我們一起的,但我卻又造成自己受傷。」

帶著懊悔的心情,茱莉再次來到林頌凱醫師的診間,但烏雲卻被林醫師正面的態度一掃而散,林醫師笑笑的跟他說都快畢業了,怎麼又受傷了,並針對傷部提出治療建議,請茱莉施打PRP,配合休息,再以游泳等對腳負擔較輕的運動進行訓練,透過每週的門診與報告,再增加訓練強度與重量。

茱莉熱愛南湖大山,希望每年都能與它相見一次
茱莉熱愛南湖大山,希望每年都能與它相見一次

走出傷痛,遵守與南湖大山的約定

爬過台灣與海外各座大山的茱莉,對於南湖大山更是情有獨鍾,因此,她自己與南湖大山有個約定,就是每年一定會來爬一次,在 2019 年底受傷時,茱莉最擔心的事情之一就是無法履行這個承諾。

而在聯新團隊的幫助下,恢復狀況已到九成的茱莉在 2020 年底,依舊完成了這個約定,「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也一直用這個約定作為目標,很高興我依約能夠完成它!」

提到未來的目標,茱莉表示除了希望自己能年年都達成與南湖大山的約定外,也希望能多帶學生、朋友、想認識山林的人去爬山,當然,這一切都得建立在健康之下。

「我很感謝聯新與林頌凱醫師,除了讓我身體恢復外,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讓我感覺到:他們是在幫我完成夢想,這是一個很正向的關係,也能讓我的心裡是很踏實的;經過這次受傷到恢復,更知道好的身體才能幫助我去完成這些事情,現在,我也都會帶著朋友們多運動,希望大家一起朝好的方向前進。」


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請問醫師】跑步傷膝蓋?我該放棄跑步嗎?

許多跑者經常受到膝關節周遭的病痛所困擾,因此人們往往認為跑步這項運動會傷膝蓋,甚至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進而放棄跑步的念頭。「跑步百利唯傷膝」,到底是前人累積的經驗談?又或是缺乏科學根據的迷思?今天我們採訪到聯新運醫的王凱平醫師,來為各位跑者解開長久以來對於跑步的迷思。

來到聯新運醫,時常會看到許多跑者朋友在等待王醫師的門診,其中有極高比例的患者是因為慢性膝痛而求診,不禁讓人將「跑步」以及「傷膝蓋」聯想在一起。「跑步跟膝關節傷害沒有絕對的相關!」王醫師一針見血地點出,跑者們雖然可能因為不良的跑姿以及不當的訓練等因素,較容易導致膝關節周邊的疼痛問題,但並不代表有跑步習慣的人較容易得到膝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



科學佐證 跑步與傷膝並無直接關聯


從 PubMed、UpToDate 等醫學資料庫中搜尋,可以得到很多反駁「跑步容易造成膝關節退化」迷思的資訊。早在 2006 至 2008 年間,幾篇刊在《歐洲放射學雜誌》等國際期刊上的小規模研究,就以核磁共振影像觀察比較,發現剛完賽的長跑跑者與一般民眾的膝關節軟骨,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另外,2013 年刊登在《美國運動醫學協會》(ACSM)的一篇研究,更顛覆了一般人對於跑步傷膝蓋的想像:研究長期追蹤並分析了七萬多名跑者,最後「跑步族群不論運動強度、跑多少距離,罹患骨關節炎和施做髖關節置換的人數,都較不跑步的人少。」王醫師提到,這樣的研究結果,反而與近年來許多人認為,跑步能透過幫助減重、增強腿部肌力、強化骨質等效果,直接或間接地益於膝關節保健的概念相符。


在 2016 年,英國知名的諾丁漢大學團隊更在《美國運動醫學期刊》(AJSM,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發表了一篇文章,以系統性的方式回顧了 153 篇文章,納入了其中 25 篇並分析了 15 個研究,結論認為——「依照現有的證據,並沒有辦法說明跑步對於膝退化性關節炎的影響。」王醫師也藉此呼籲大眾:「應該以更客觀的態度面對跑步之於膝關節的影響,重新檢視這條多年來相當於『跑步魔咒』的迷思。」



慢性膝痛就是關節退化?治療前先詳細評估


王醫師提到,「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指的是關節軟骨的持續性病變,有時伴隨骨骼的增生(也就是骨刺)。然而,許多膝關節周邊的疼痛往往與軟骨、骨刺並沒有關連,王醫師接著解析跑步常見的膝關節周圍疼痛,大致上分為以下六大類型:


1. 非特異性的膝痛,這可以用「髕股骨疼痛症候群」來概括,主要是大腿內外側各肌群力量失衡導致。

2. 髂脛束症候群,主因同樣來自大腿外側與髖部周圍肌肉張力的異常。

3. 腿後肌損傷,也是肌肉問題,以拉傷或肌腱勞損、病變為主。

4. 髕腱炎,除了局部髕韌帶的損傷之外,常常也與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過度緊繃有關。

5. 撞挫傷所造成的側副韌帶、半月板、十字韌帶損傷。

6. 退化性關節炎所造成的疼痛。


前五項是所謂「軟組織」的傷害,也就是肌肉、肌腱、韌帶的損傷。其中前四項與肌肉相關的問題,以臨床經驗來說,很容易能透過針灸、注射、中醫傷科手法、西醫物理治療手法、運動訓練、貼紮等方式調節肌肉張力,放鬆過度緊繃的肌群、強化太軟弱的部位而獲得改善。


至於第五項所提的韌帶、半月板等結構,以及第六項的退化性關節炎,都屬於人體較不容易自我修復的組織,可以視嚴重程度選擇前述各種保守治療方式,甚至包括 PRP、玻尿酸、類固醇注射都是考慮範圍。若緩解症狀效果不佳,則可能要視狀況評估是否進行手術、內視鏡治療。



傷後積極治療 跑出健康人生


「不需要因為擔心退化而減少跑步,但有傷害就要積極處理。」王醫師點出,雖然跑步與膝關節退化並無直接關聯,但也並非鼓勵大家無視所有膝關節的問題,隱藏傷痛一股腦兒地跑下去,「如果你的膝蓋是健康的,沒有必要因為擔心退化而減少或停止跑步」;相對的,如果你的膝蓋已經有問題,則在這些問題被解決之前,仍應保守謹慎、配合治療以免症狀惡化,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與運動壽命。


王醫師強調,一旦受了傷,除了積極尋求醫師的治療,防護人員、專業教練、體能訓練師等專家,可以協助評估你是否適合繼續跑步,是否應該調整跑步習慣,是否應加強防護,是否應加強特定部位訓練;有沒有其他潛在傷害等問題。在運動醫學知識逐漸普及的當下,希望每一位喜歡跑步的人都能夠獲得對自己最有用的資訊。



王凱平 醫師相關文章延伸閱讀

 📖 髂脛束疼痛症候群

 📖 髕股骨疼痛症候群

 📖 退化性關節炎

 📖 增生注射與PRP

 📖 針灸在運動醫學的應用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欄神陳奎儒也需要學習與傷痛共處,正視運動醫學對菁英運動員的重要性

全國運動會四連霸、生涯七度破男子 110 公尺跨欄項目全國紀錄,被譽為「台灣欄神」的陳奎儒,可謂近年田徑場上備受矚目的跨欄之星。去年(2019 年)在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跑出 13.34 秒佳績的他,不僅順利摘金,更將距離達標東京奧運參賽資格,拉近只剩 0.02 秒的距離。

然而,輝煌成績一路走來也並非順遂無虞,尤其今年,對陳奎儒來說更是煎熬的一年。不慎在 11 月全大運期間拉傷左小腿的他,即因筋膜撕裂傷提前結束本年度賽季。目前正積極治療與復健的他,面對本次幾乎可以說是生涯最嚴重的運動傷害是如何共處的呢?透過專訪帶您一窺究竟!



大器晚成亦能「跨」出巔峰


若要用一句話形容陳奎儒的田徑生涯,大概沒有什麼比「大器晚成」更為貼切了。已有 18 年田徑資歷的他,其實原本是短跑專項,後來因為身材被教練相中,才轉往跨欄項目。只是,在大學之前成績一直不甚理想,期間也不乏傷痛困擾,直到進入國立體育大學正式接受專項訓練,表現才逐漸有了起色。


2017 年世大運,陳奎儒以 13.55 秒的成績刷新了當時的全國紀錄並奪下銀牌,自此一戰成名。隔年 2018 年,印尼雅加達亞洲運動會,他再度以 13.39 秒的佳績,獲得台灣睽違 48 年的男子 110 公尺跨欄銀牌,並再次打破自己所保持的全國紀錄。2019 年,勢如破竹的陳奎儒,於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不只成功摘金,更將全國紀錄推前 0.05 秒,寫下 13.34 秒的歷史新猷。接連的突破,不只將陳奎儒的跨欄生涯推至巔峰,亦奠定了「台灣欄神」難以撼動的地位。



學習與傷痛共處,欄神也要修的課題


作為菁英運動員,在密集的訓練與高強度的競賽下,常需要面對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陳奎儒也不例外。「跨欄是一項速度與力量兼具,且需要極高專注度與技術取向的運動,過程中一旦有地方沒有發揮好,就很容易造成肌肉、腳踝過度負荷而導致受傷。」然而,有別於一般大眾對於運動員受傷多半都是源自於狀態不佳,談到過去比較嚴重的傷痛史,陳奎儒無奈地表示自己幾乎都是在「狀態很好」的情況下發生。


「印象中比較嚴重的三次,一次是在 2015 年全運會比賽前,當時練習的狀況都很好,但可能因為天氣比較冷,熱開的肌肉在低溫下快速收縮,導致肌肉拉傷;另一次則是在 2018 年亞運前,因為狀態調整的不錯,跑起來速度很快也很流暢,但跑到一半突然感覺一陣疼痛,檢查後發現也是肌肉拉傷;而第三次,就是今年 11 月的全大運,原本是分組第一晉級決賽,結果決賽前熱身不小心拉傷左小腿,但跟之前不一樣的是,這次是筋膜撕裂傷,經醫生評估後只能選擇棄賽,而這也是生涯中最嚴重的一次。」語氣中難掩失望,陳奎儒娓娓說道。


眼看距離達標東京奧運只差一步,卻在狀態最佳的全大運意外受傷,甚至只能黯然退出 12 月的 B 級奧運積分賽—全國田徑錦標賽,心情想必大受影響。「跨欄就是這樣充滿變數。」簡單一句話看似遺憾,但某方面卻也是種坦然。問及傷後心境,陳奎儒分享,剛開始確實會比較擔心,很怕受傷後就不能繼續比賽,但後來接觸到運動醫學,在專業團隊的協助下,自己在心態上也學會調適。


「以前會去懊惱、鑽牛角尖為什麼會受傷,但現在反而會告訴自己,是因為身體能力更提升了才會受傷。像很多頂尖選手,在經歷低潮或受傷後,往往都能再創造更好的成績,所以我會鼓勵自己,只要能夠克服,或許接下來我也能有更好的表現。」



無後顧之憂專注訓練的後盾—運動醫學


所謂運動醫學,顧名思義就是將運動更具科學性的融入醫學領域,除了直觀的如何預防、治療運動傷害,亦包含如何透過科學化的檢測去量身客製運動處方,並給予適當的訓練建議來提升表現。除此之外,運動心理諮商、輔導也是運動醫學的一環,是一門從生理到心理,全方位適用所有運動愛好者及頂尖運動員的專業領域。


幾年前開始接觸到運動醫學的陳奎儒,因緣際會下成為聯新運醫的贊助選手。「以前受傷只知道冰敷、熱敷或做做超音波,反正只要覺得不痛就好。接觸運動醫學之後才知道,其實除了治療,想要加速恢復,找出並加強身體弱項也很重要,尤其對於運動員來說,訓練的每分每秒都很關鍵,若能用更有效率的方法重返賽場,不僅可以維持訓練週期,還能提升運動表現。」滿是心得的陳奎儒細數說道。


至於運動醫學具體是如何進行的呢?陳奎儒以科學化檢測舉例分享。「曾經做過像是 Redcord 紅繩懸吊系統的功能性檢測,主要是要找出身體中較弱或失衡的環節,進而加強訓練;另外還有像是等速肌力測試,測試肌肉最大的收縮能力等。簡單地說,就是讓你可以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並告訴你可以做些什麼。像前面提到 2018 年在準備亞運的時候有肌肉拉傷,後來透過運動醫學做了一些復健治療,大概只花了一個禮拜左右的時間就恢復正常訓練,最後也跑出破全國的好成績。」


與聯新運醫亦師亦友的陳奎儒說,目前大概是每半年至一年會安排一次科學化檢測,在訓練與課表的規劃上會以教練為主,運醫搭配為輔,中間若有比賽會在調整週期時溝通目標,並以定期條列式回報的方式去做檢視交流。


儘管運動醫學的觀念還不是那麼普遍,但有句話說:「交給專業的來」,尤其面對受傷低潮,許多人往往都會陷入「什麼時候才會好?」或「不知道能做什麼」的黑洞裡,若要問運動醫學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無疑就是一劑強心針。「交給他們,你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注訓練,自己也會更有信心去拚比賽。」陳奎儒用親身經驗下了最貼切的註解。



放眼未來,超越 0.02 秒的夢想


最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近況,陳奎儒表示,目前受傷狀況復原情況良好,也已經能夠正常行走並從事靜態訓練,待肌肉量與肌力回復,再過一段時日就可以重返跑道,接下來也會專心準備冬季訓練,並展望明年賽事。


「當然,重點還是會放在東京奧運上,畢竟台灣還沒有人出賽過 110 公尺跨欄項目,所以會積極爭取參賽資格。雖然距離達標還差 0.02 秒,但對我來說,0.02 秒只是一個過程,自己的目標早已遠超於此,無論是進入決賽或是站上頒獎牌,不斷突破才是我更看重的結果。未來,還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能夠跑進 13 秒內,成為繼劉翔之後的亞洲第二人。」


外表看似木訥,談起跨欄卻滿是堅定,如同陳奎儒在社群簡介上所寫下:「沒有跨不過的障礙,沒有創造不了的歷史,未來無極限。」帶著不服輸的拚勁,期待「台灣欄神」傷後復出的再發光,也祝福他能一舉跨進奧運、揚名國際!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追求健康生活,除了健身房我還有什麼選擇?

現代社會中,有的人追求健康生活,努力維持規律運動習慣;也有的人享受在運動中突破自我、超越極限的快感;又或是身為職業運動員,每日精益求精,追求著更好的運動表現。運動風氣的盛行,帶動相關產業日益蓬勃,民眾從事運動訓練場所的選擇非常多,今天我們採訪到台北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的運醫老師林振綱,為大家介紹台北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以及你可以在這裡得到什麼幫助。


在選擇訓練場所前,你應該先釐清的幾個問題。首先,你的身體上是否有任何傷痛?如果有,選擇運動醫學中心是相對適合的,因為我們專業的運醫老師,除了懂得如何訓練外,更懂得如何幫助身體有傷痛的人,進行正確安全的運動訓練,其次,若你沒有運動傷害的困擾,可以就「目的」來選擇:如果你運動的目的是要擁有勻稱、健美的體態,或是保持運動的習慣,那健身房是非常方便的選擇,但是如果你有明確、較有挑戰性的目標,例如要去跑馬拉松,甚至希望破個人最佳成績的紀錄,「運動醫學中心整合了不同專業,從解決傷痛到加強運動表現,以全面化的運動處方去協助你達成你要的目標。」林振綱老師與我們詳細解說什麼樣的族群該尋求運動醫學的協助。



台北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的運醫老師林振綱



傷後休養之外 更該尋求專業幫助


「以運動醫學為核心,結合醫療、檢測與訓練,幫助每個人解決運動產生的疑難雜症」,是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的核心理念。運醫老師成員包含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師以及肌力體能教練,各司其職,發揮專長。以一位前十字韌帶受傷而進行手術的籃球選手為例,術後恢復初期,結合聯新國際診所的復健治療,由物理治療師透過電刺激、紅繩懸吊功能訓練等方式,協助選手從傷痛的處理,到建立身體的柔軟度、關節活動度、肌力等基本能力,;接下來則會由運動防護師接手,針對他的目標(重回訓練場)進行運動功能的強化,包括肌力、關節活動度、敏捷、爆發力以及反應速度等等,避免回到運動場上二度受傷,也能使訓練更加紮實;最後,當運動員達到傷後恢復的最後一個階段,他的目標莫過於回到場上「打得更好、贏得勝利」,然而,受傷這麼久一段時間,必須透過專業的肌力體能訓練師,依照身體狀態以及運動表現需求,規劃適宜的運動處方,幫助運動員達成最終目標。


運動檢測找出身體弱點,做到預防先於治療。



傷痛前「先發制人」 預防更勝治療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最大的特色,便是以「運動檢測」為主軸,貫串整個服務流程。身體本來就有傷痛的人,透過檢測有助於找出傷痛形成的原因,提供進一步的運動解決方案;多數沒有明顯傷痛的一般民眾,可能有沒被察覺的身體弱點,隱藏潛在的受傷風險,身體能力檢測則可以幫助他在運動傷害發生之前找出身體弱點,依弱點程度,可以協助安排運動醫學專科醫師看診,或是進行強化訓練,改善身體弱點;如果沒有明顯的運動傷害,也沒有身體弱點的人,則可以透過定期的身體能力檢測,持續追蹤個人能力,真正做到預防先於治療。


不只是運動員,也希望為一般人改善身體問題,重新恢復良好的身體機能。



聯新願景 從運動員推廣到一般市民


Nike共同創辦人 ,也是美國奧運教練Bill Bowerman 曾說:「If you have a body, you are an athlete.(只要你擁有身體,你就是一名運動員)。」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動作,其實都可以被視為「運動」,所以運動醫學絕對不是運動員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因運動醫學而獲得良好的身體傷痛處置,進而持續運動,享受人生。


銀髮族的長輩,隨著年齡的增長,肌力會不斷流失;上班族因為上班久坐,可能引起下背痛、脖子問題,導致手腳麻痛;家庭主婦日夜打理家事,容易有腰酸背痛或媽媽手等問題;青少年運動員,可能在國小以及國中時期就已進入訓練體系,累積了慢性運動傷害。以上這些族群都可以透過運動醫學,整合醫療、檢測和訓練三項服務,改善身體問題,重新恢復良好的身體機能。


運動醫學對於一般民眾是個陌生領域,「我們有這麼好的服務內容,就想把這些推廣給一般的民眾,讓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到國手級運動員相同的照顧。」林振綱語帶自信地與我們娓娓道來他們一直以來秉持的理念。當今除了職業運動員之外, 在運動方面給予自己目標與期待的一般民眾也與日俱增,「他可能想要參加六大馬、橫渡日月潭,甚至比賽破個人最佳的成績,只是他缺少一個團隊去幫他達成。」於是,聯新運醫持續推展運動醫學,推廣給一般民眾及基層運動員,透過各個專業領域的合作,期待幫助全民達到更好的生活品質,協助每個人完成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