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有的人追求健康生活,努力維持規律運動習慣;也有的人享受在運動中突破自我、超越極限的快感;又或是身為職業運動員,每日精益求精,追求著更好的運動表現。運動風氣的盛行,帶動相關產業日益蓬勃,民眾從事運動訓練場所的選擇非常多,今天我們採訪到台北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的運醫老師林振綱,為大家介紹台北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以及你可以在這裡得到什麼幫助。
在選擇訓練場所前,你應該先釐清的幾個問題。首先,你的身體上是否有任何傷痛?如果有,選擇運動醫學中心是相對適合的,因為我們專業的運醫老師,除了懂得如何訓練外,更懂得如何幫助身體有傷痛的人,進行正確安全的運動訓練,其次,若你沒有運動傷害的困擾,可以就「目的」來選擇:如果你運動的目的是要擁有勻稱、健美的體態,或是保持運動的習慣,那健身房是非常方便的選擇,但是如果你有明確、較有挑戰性的目標,例如要去跑馬拉松,甚至希望破個人最佳成績的紀錄,「運動醫學中心整合了不同專業,從解決傷痛到加強運動表現,以全面化的運動處方去協助你達成你要的目標。」林振綱老師與我們詳細解說什麼樣的族群該尋求運動醫學的協助。
![]() |
台北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的運醫老師林振綱 |
傷後休養之外 更該尋求專業幫助
「以運動醫學為核心,結合醫療、檢測與訓練,幫助每個人解決運動產生的疑難雜症」,是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的核心理念。運醫老師成員包含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師以及肌力體能教練,各司其職,發揮專長。以一位前十字韌帶受傷而進行手術的籃球選手為例,術後恢復初期,結合聯新國際診所的復健治療,由物理治療師透過電刺激、紅繩懸吊功能訓練等方式,協助選手從傷痛的處理,到建立身體的柔軟度、關節活動度、肌力等基本能力,;接下來則會由運動防護師接手,針對他的目標(重回訓練場)進行運動功能的強化,包括肌力、關節活動度、敏捷、爆發力以及反應速度等等,避免回到運動場上二度受傷,也能使訓練更加紮實;最後,當運動員達到傷後恢復的最後一個階段,他的目標莫過於回到場上「打得更好、贏得勝利」,然而,受傷這麼久一段時間,必須透過專業的肌力體能訓練師,依照身體狀態以及運動表現需求,規劃適宜的運動處方,幫助運動員達成最終目標。
![]() |
運動檢測找出身體弱點,做到預防先於治療。 |
傷痛前「先發制人」 預防更勝治療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最大的特色,便是以「運動檢測」為主軸,貫串整個服務流程。身體本來就有傷痛的人,透過檢測有助於找出傷痛形成的原因,提供進一步的運動解決方案;多數沒有明顯傷痛的一般民眾,可能有沒被察覺的身體弱點,隱藏潛在的受傷風險,身體能力檢測則可以幫助他在運動傷害發生之前找出身體弱點,依弱點程度,可以協助安排運動醫學專科醫師看診,或是進行強化訓練,改善身體弱點;如果沒有明顯的運動傷害,也沒有身體弱點的人,則可以透過定期的身體能力檢測,持續追蹤個人能力,真正做到預防先於治療。
![]() |
不只是運動員,也希望為一般人改善身體問題,重新恢復良好的身體機能。 |
聯新願景 從運動員推廣到一般市民
Nike共同創辦人 ,也是美國奧運教練Bill Bowerman 曾說:「If you have a body, you are an athlete.(只要你擁有身體,你就是一名運動員)。」日常生活中的每個動作,其實都可以被視為「運動」,所以運動醫學絕對不是運動員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因運動醫學而獲得良好的身體傷痛處置,進而持續運動,享受人生。
銀髮族的長輩,隨著年齡的增長,肌力會不斷流失;上班族因為上班久坐,可能引起下背痛、脖子問題,導致手腳麻痛;家庭主婦日夜打理家事,容易有腰酸背痛或媽媽手等問題;青少年運動員,可能在國小以及國中時期就已進入訓練體系,累積了慢性運動傷害。以上這些族群都可以透過運動醫學,整合醫療、檢測和訓練三項服務,改善身體問題,重新恢復良好的身體機能。
運動醫學對於一般民眾是個陌生領域,「我們有這麼好的服務內容,就想把這些推廣給一般的民眾,讓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到國手級運動員相同的照顧。」林振綱語帶自信地與我們娓娓道來他們一直以來秉持的理念。當今除了職業運動員之外, 在運動方面給予自己目標與期待的一般民眾也與日俱增,「他可能想要參加六大馬、橫渡日月潭,甚至比賽破個人最佳的成績,只是他缺少一個團隊去幫他達成。」於是,聯新運醫持續推展運動醫學,推廣給一般民眾及基層運動員,透過各個專業領域的合作,期待幫助全民達到更好的生活品質,協助每個人完成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