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後該掛哪一科?
骨頭的問題才需要掛骨科吧?
復健科是手術後才需要的吧?
運動醫學科?我沒在運動不能掛這科吧
啊~還是去給親友推薦的師傅處理一下比較快啦!
你是不是受傷時曾經有過以上的問題呢,讓劉又銓醫師來幫你解惑吧!
不是只有運動員才會有運動傷害
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動其實都是運動!所以NIKE創辦人Bill Bowerman說得好:「只要你有身體、你就是運動員。」
雖然運動傷害顧名思義是「運動時所造成的傷害」,除了受到巨大的創傷造成的傷害以外,常見的發生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重複相同的動作,長期累積下來的微小損傷,導致該部位提早開始退化。一般民眾在工作或做家事時,也有可能因為類似的反復性動作,產生相同的傷害,差別只在於兩者受到的外力大小及造成傷害的嚴重程度會有所不同。簡單舉個例子,若是長期需要彎腰搬重物,此動作與舉重選手的動作類似,雖然重量有差別,但長期下來有可能產生相同的傷害。
當遇到傷害發生時,可以先由下列幾點做簡單評估,若符合其中一項則建議需要立即就醫:
• 紅/腫/熱/痛等急性發炎症狀
• 運動中有暈眩感
• 痛到沒有力氣
• 輕輕觸碰也引起嚴重疼痛
• 受傷部位外觀變形
• 關節無法活動或有奇怪聲響
• 受傷的地⽅會⿇感或不敏感
• 受傷的地方有明顯腫脹
• 同⼀個部位反覆受傷
• 受傷的地⽅顏色或溫度異常
雖然運動傷害顧名思義是「運動時所造成的傷害」,除了受到巨大的創傷造成的傷害以外,常見的發生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重複相同的動作,長期累積下來的微小損傷,導致該部位提早開始退化。一般民眾在工作或做家事時,也有可能因為類似的反復性動作,產生相同的傷害,差別只在於兩者受到的外力大小及造成傷害的嚴重程度會有所不同。簡單舉個例子,若是長期需要彎腰搬重物,此動作與舉重選手的動作類似,雖然重量有差別,但長期下來有可能產生相同的傷害。
當遇到傷害發生時,可以先由下列幾點做簡單評估,若符合其中一項則建議需要立即就醫:
• 紅/腫/熱/痛等急性發炎症狀
• 運動中有暈眩感
• 痛到沒有力氣
• 輕輕觸碰也引起嚴重疼痛
• 受傷部位外觀變形
• 關節無法活動或有奇怪聲響
• 受傷的地⽅會⿇感或不敏感
• 受傷的地方有明顯腫脹
• 同⼀個部位反覆受傷
• 受傷的地⽅顏色或溫度異常
傷害發生後該去哪尋求協助?
談到一般民眾在受傷後習慣第一時間求助於民俗調理,劉醫師分析,民俗調理比較適合處理身體疲勞或緊繃,當牽涉到疾病或傷害的情況時,尋求專業醫師做明確診斷才是正確的選擇,避免錯過治療的關鍵時期。劉醫師建議,若是患部還處在傷害急性期,想要搭配民俗調理的話,可以選擇非侵入式或手法較輕柔的方式,避免造成患部二度傷害;而一般情況下,若是檢查後可以排除構造性問題或不是急性期,患者要選擇適合或習慣的民俗調理是可以的,有時候適當的中西搭配,對於恢復是有益無害的。
至於就醫時該選擇掛哪一科,劉醫師表示,骨科及復健科醫師的專長都是在治療骨骼肌肉軟組織疼痛的醫師,因此一般民眾在傷害發生時,這兩科都很適合就診,主要的差別在於,骨科醫師具有手術能力,所以如果覺得是骨折或構造不穩定像是韌帶斷裂狀況時,可以尋求骨科協助;而復健科醫師對於軟組織結構有更深入的專業知識,並且多半具有超音波檢查的能力,若是肌腱、肌肉、韌帶等傷害,復健科醫師可以立即藉由超音波診斷,必要時也可以直接進行注射治療。
劉醫師說:因為兩科醫師的專業技術不同,所以慣於採取的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以如果一個傷勢開刀或不開刀都可以,骨科醫師因為具有開刀專業技能的關係,可能會比較傾向進行侵入性手術;復健科醫師則是會傾向建議傷患用保守治療的方式,藉由各種訓練及復健達到與手術同等的效果。兩者看似在天平的兩端,但其實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關係。反過來說,骨科醫師若是評估不需要開刀,或是復健科醫師建議開刀,就更應該重視這樣的意見。
劉醫師補充,雖然一般民眾兩科醫師都可以尋求協助的,但若是運動選手或運動愛好者,建議還是要找運動醫學科的醫師會比較好,因為骨科及復健科醫師可能對於運動員或不同運動項目不了解,導致在判斷或治療上會打些折扣,運動醫學科的醫師除了專業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夠從患者的訓練、賽事及日常生活做全盤的思考,進而規劃整體療程及方向,讓患者能以當下最好的狀態重回場上。另外,近年來強調「運動是良藥」,運動對於各種急慢性疾病預防、疾病控制、健康促進、改善生活品質都很有幫助。只要大家願意透過運動來解決健康上的所有問題,都可以透過「運動醫學」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至於就醫時該選擇掛哪一科,劉醫師表示,骨科及復健科醫師的專長都是在治療骨骼肌肉軟組織疼痛的醫師,因此一般民眾在傷害發生時,這兩科都很適合就診,主要的差別在於,骨科醫師具有手術能力,所以如果覺得是骨折或構造不穩定像是韌帶斷裂狀況時,可以尋求骨科協助;而復健科醫師對於軟組織結構有更深入的專業知識,並且多半具有超音波檢查的能力,若是肌腱、肌肉、韌帶等傷害,復健科醫師可以立即藉由超音波診斷,必要時也可以直接進行注射治療。
劉醫師說:因為兩科醫師的專業技術不同,所以慣於採取的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以如果一個傷勢開刀或不開刀都可以,骨科醫師因為具有開刀專業技能的關係,可能會比較傾向進行侵入性手術;復健科醫師則是會傾向建議傷患用保守治療的方式,藉由各種訓練及復健達到與手術同等的效果。兩者看似在天平的兩端,但其實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關係。反過來說,骨科醫師若是評估不需要開刀,或是復健科醫師建議開刀,就更應該重視這樣的意見。
劉醫師補充,雖然一般民眾兩科醫師都可以尋求協助的,但若是運動選手或運動愛好者,建議還是要找運動醫學科的醫師會比較好,因為骨科及復健科醫師可能對於運動員或不同運動項目不了解,導致在判斷或治療上會打些折扣,運動醫學科的醫師除了專業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夠從患者的訓練、賽事及日常生活做全盤的思考,進而規劃整體療程及方向,讓患者能以當下最好的狀態重回場上。另外,近年來強調「運動是良藥」,運動對於各種急慢性疾病預防、疾病控制、健康促進、改善生活品質都很有幫助。只要大家願意透過運動來解決健康上的所有問題,都可以透過「運動醫學」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一站式照護」及「一條龍服務」 聯新讓您放心
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的特色在於整合型的「一站式照護」及「一條龍服務」,我們將不同科別的醫師及治療方式彙整在一起,讓有需求的民眾,只需停留「一站」即可獲得相關資訊,免除到處奔波的困擾,這也讓不同科別間的搭配更加緊密。一條龍服務則是一路由診斷、治療、檢測、訓練至修復甚至營養皆有提供,無論您是在哪個階段來到聯新,我們都可以提供您最完整的服務,讓您不再不知道該何去何從。
我們目前以運動醫學科、復健科以及疼痛科門診為主,主要的看診項目為一般傷害、運動傷害、術後復健及關節退化,我們的團隊優勢在於醫師們都有照顧職業隊及國家隊等級選手的經驗,因此對於不同運動族群的需求有較深入的了解,但我們的服務對象不限於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一般民眾更是我們希望能幫助的對象,甚至是慢性病患者也可以透過運動達到不錯的控制效果。無論是希望能夠透過運動改善身體問題或是想要促進身體健康的民眾,或是想避免肌少症、骨質疏鬆、活動力變差等問題的年長者,還是想要增進運動表現卻又不知從合下手的運動愛好者,都歡迎來聯新運動醫學中心,放心交給我們吧!
我們目前以運動醫學科、復健科以及疼痛科門診為主,主要的看診項目為一般傷害、運動傷害、術後復健及關節退化,我們的團隊優勢在於醫師們都有照顧職業隊及國家隊等級選手的經驗,因此對於不同運動族群的需求有較深入的了解,但我們的服務對象不限於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一般民眾更是我們希望能幫助的對象,甚至是慢性病患者也可以透過運動達到不錯的控制效果。無論是希望能夠透過運動改善身體問題或是想要促進身體健康的民眾,或是想避免肌少症、骨質疏鬆、活動力變差等問題的年長者,還是想要增進運動表現卻又不知從合下手的運動愛好者,都歡迎來聯新運動醫學中心,放心交給我們吧!